随着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各行各业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智改数转的需求与实践,数字引力将密切关注并长期跟进政策动态与行业风向,呈现工业互联网领域整体发展趋势,助力数字化转型深入发展。
政策动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2024年)》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决策部署,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促进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工业互联网在电力行业的融合创新应用,推广成熟经验模式,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组织制定了《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2024年)》。
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
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中央级文件出台 将激发用数活力 推动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有关情况,并对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进行了解读。
此次发布的《意见》,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部署。《意见》提出,破除公共数据流通使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激发共享开放动力,优化公共数据资源配置,释放市场创新活力,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为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提供坚实支撑。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
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旨在规范网络数据处理活动,保障网络数据安全,促进网络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行业风向
安徽近六成规上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冯克金介绍,近年安徽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案与支持政策,坚持分类示范、夯实平台支撑,成效明显。截至今年三季度,2.22 万家规上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占比 94.7%),1.38 万家实现数字化改造(占比 59.1%)。安徽累计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20 家、“灯塔工厂” 5 家、国家级 “双跨” 平台 3 家;累计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超 2000 家,其中省级重点平台 70 家,22 家入选国家级特色平台,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 1000 万台(套),有工业模型及工业 App 约 3.5 万个,服务企业超 20 万家。
工信部:强化助企扶企 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多方面助企帮扶,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联合 17 部门开展 “一起益企” 行动,打通政策落实 “最后一公里”,完善四级公共服务体系,建成 1780 多家服务机构,开通服务网提供 “一站式” 服务,还促成超 5000 亿元合作。在创新支持上,联合财政部启动新一轮专精特新政策,支持 1000 多家 “小巨人” 企业。此外,选出第二批 36 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中央、地方财政投入资金。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产业深观察 | 点线面破局中小企业数字化
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特别提出支持中小企业转型,通过优化公共服务平台和构建长效机制来助力中小企业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积极实施专项行动,开展城市试点,组织赋能全国行活动,并发布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和《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4年)》等文件。截至今年9月,已有24万余家中小企业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上进行了数字化水平自评测。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要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力争到2027年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从11.2万亿元到53.9万亿元——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强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印发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规模由2012年的11.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11年间规模扩张了3.8倍。
当前,产业数字化深入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62家“灯塔工厂”照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企业数字化改造重在降本增效。未来,工信部将以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重点,优先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大宗耐用消费品生产企业和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启动高标准数字园区建设,畅通园区内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探索园区数字化整体提升路径。
以上信息来源为各部门、机构等官网报道
如有版权问题请后台联系